第一条、本团体名称为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英文译名为“Tianjin Bicycle and Electric Cycle Industrial Association”。
第二条、本团体的性质是由我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团体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集行业之力,办行业之事,促行业之兴”,努力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坚持自立、自养、自治的原则,维护国家、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全局利益,促进行业经济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行业管理,按行规行约规范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及零部件企业健康发展。
第四条、本团体的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是天津市民政局。本团体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团体的住所在天津市和平区。
第六条、本团体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及有关规定建立党的组织或接受上级党组织派遣党建工作指导员。
第七条、本团体党组织要积极发挥政治引领、先锋模范、监督管理和规范行为的主导作用,保障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八条、本团体党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开展组织活动,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第九条、本团体党组织要在本单位的诚信自律、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条、本团体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评。
第十一条、本团体的任务是在会员单位和政府部门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单位会员的愿望与要求,传达政府意图,协助政府部门对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逐步实行归口管理。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
(一)、根据国家和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总任务及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开展对行业的基础资料调研、收集和整理,加强行业统计工作,研究我市自行车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制定行业规划、经济技术政策、经济立法方面的建议,并参与有关活动。代表行业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应诉,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国家、消费者、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保护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产品的信誉。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规范性的产品质量检查和督促,促其优胜劣汰。
(四)、开展咨询服务。为会员单位提供国内外技术经济和市场信息,组织交流,汇集出版行业刊物、启动专家库,根据会员单位需要,不定期的对企业进行现场管理、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五)、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协调企业培训各类专业人员,提高行业科技、经济管理人员素质。
(六)、发展与国内外组织的联系,代表行业参加国内外自行车电动车行业有关组织和会议,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交流,举办展览会及展销活动。
(七)、配合有关部门组织起草和贯彻行业产品标准,实施质量监督、检测和企业资质认证工作,组织和参与科技成果鉴定和生产许可证的发放。
(八)、组织协调会员单位共同制定行规行约和监督执行。
(九)、承担市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同时向市有关部门、向中国自行车协会反映会员单位的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十)、开展有益于本行业的其它工作。
编者按:中共天津市委原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李清和同志,在参观《奠基岁月—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在张园》主题展览后有感而发,撰写此篇文章。文章中提及天津自行车产业发展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李清和同志对天津自行车的深刻情怀。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特别分享此篇文章,共同感受中国共产党解放天津、建设天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021年6月4日下午,市委办公厅组织退休干部来到和平区鞍山道59号张园,参观《奠基岁月—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在张园》主题展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我们进入展览大厅,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从“奠基岁月”前言开始,认真仔细地聆听着讲解员对“解放天津、接管天津、建立巩固人民政权、建设天津、加强党的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六部分每一部分的生动解读,同时,我们被那一幅幅、一件件记载历史、令人震撼的200余幅图片和100多件实物所吸引,不时地停下脚步用心观看。我们听着、看着、思悟着、体会着,深深感到:这次观展使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张园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强盛中国;这次观展使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生动的党的初心使命和宗旨教育,我们更加懂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时刻不忘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这次观展使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为解放天津而奋勇献身的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大家,激励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这次观展使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生动的党性教育,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党领导天津人民翻身得解放、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革命建设的新胜利,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信赖和热爱,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对党绝对忠诚的理想信念。
置身于展览大厅,听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看着一幅幅一件件有着历史厚重感的图片实物,我用心体味着解放初期天津人民所经历的艰辛曲折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悟着张园所承载的市委领导全市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红色记忆,脑海里不时地出现一连串的联想。
在“人民解放军进入市区”的图片前,我一边聆听讲解员讲解,一边观看图片上的文字,写道:“1949年1月15日下午3时许,天津全市枪声基本停止,天津战役落下了帷幕,天津宣告解放。”“天津战役仅仅用了29个小时,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牺牲4106人,全歼国民党守敌13万余人,……。17日,塘沽解放。天津从此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可以看出,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这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中,干净利落地夺取了解放天津的彻底胜利。据讲解员介绍,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为了保护天津的基础设施,让老百姓少受损失,当时没有使用重型武器,而是用战士们的生命与热血换取了天津的新生。这次观展,使我们更加崇敬人民解放军、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解放军犹如一座历史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我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在南开大学上学时,每年清明节,系团总支都要组织我们到烈士陵园祭扫先烈。1963年4月清明节,我们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同学来到烈士陵园“天津解放战役牺牲烈士之墓”前,肃穆而立,敬献花篮,缅怀英烈,祭奠先人,把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我们青年学生心中。
在解放初期天津市军管会、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领导机构人员名录中,有黄克诚、黄敬、黄火青等人们熟知的名字,也有像马瑞华、杜新波、路达、李士曾、宋祝勤等我熟悉的面孔。我1977年调到市委时马瑞华等同志还在工作岗位供职。这些我们所敬重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心怀初心、勇担使命,坚定人民至上的信念,坚守岗位,兢兢业业,日夜操劳,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在解放、接管和建设天津的奋斗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一个积弱积贫、千疮百孔的旧天津在不长的时间里获得了新生,人民开始走上幸福生活的道路。老一辈革命者是天津人民的功臣,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天津人民将永远记住他们!
在这里,我还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黄华,一个是宋祝勤。在张园,当我看到“领导机构人员名录”时,我就一直在找“黄华”的名字,最后在“天津市人民政府机构人员名录”中,找到了“外侨事务处处长黄华”的名字。黄华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官,河北磁县人。1994年9月1日,天津市“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赞助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10周年暨天津黄崖关长城修复10周年纪念展览》。黄华作为中国长城学会会长,与副会长白介夫、王定国等应邀参加开幕式。我就是在这次活动中认识黄华黄老的。当天晚上,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吴振宴请了黄老等老领导,我作为工作人员作陪。席间,黄老用浓浓的乡音磁县话说,天津1949年1月刚解放时,他和同事们坐着大卡车从胜芳来天津军管会,当时天气很冷,河水结冰,道路上敌人布了很多地雷,沿途敌军的尸体还没来得及清理,他们是绕过雷区进入天津的。他还说,他是磁县人。磁州窑在国内外很有名。有一次在德国看展览,展会上就有磁州窑的瓷器。磁州窑的产地在彭城,生产瓷器历史悠久。吴振同志说,磁县是否因生产瓷器而得名。我自我介绍说,我是邯郸峰峰矿区人,刚一解放矿区归磁县管辖。由此我与黄老攀上了老乡。我说,1958年上高中时,正值大跃进时期,学校大搞勤工俭学活动。学校派我们十几个同学在彭城陶瓷一厂学习制作陶瓷产品的全套技术。我学习的是烧窑,就是做“烧工”,烧过瓷碗和耐火砖。我还告诉黄老我是南开大学外文系毕业,学俄语的。谈到这些话题,我与黄老之间的亲近感、乡情油然而生,有一种“相见甚晚”的感觉。那一次会面我对黄老的印象极其深刻,终生难忘。在“市政府领导机构人员名录”中,我还看到了“秘书处负责人宋祝勤”。宋祝勤同志曾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宋老是邯郸武安人,我们也是邯郸老乡。我到市委办公厅工作后,在一次会议上与宋老相识。宋老是解放天津、接管天津、建设天津的亲历者。宋老离休后不顾年老多病,奋力写作,笔耕不辍,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记录下来,编辑出版了《从政文录》(上下卷、续卷)等著作,李瑞环为《从政文录》一书题写书名,李建国为上下卷写序,吴振为续卷写序。这套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宋老的革命精神、严谨作风、宽阔胸怀、乐于奉献等优秀品质,令人感佩。宋老于2015年3月以100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他留下的百万余字的著作,不仅为我们学习研究天津历史提供了宝贵财富,而且对资政、育人、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记住天津历史,记住那些像宋老那样的天津历史的亲身经历者。